古代人物雕塑包拯
说起古代人物雕塑包拯,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张脸黑如炭,额头有月牙“包黑子”的形象,而历史上刚正不阿的包拯并不是一张黑脸,为何到了电视剧中包拯就成为了“包黑炭”呢?
历史上的包拯脸部非但不黑,反而还比较白净,是个白面书生。包拯是个地地道道的官二代,父亲包令仪中了进士,后做了知县。尽管知县是个七品芝麻小官,可在北宋时期,一家人吃穿不愁。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包拯能晒黑嘛?此外,包拯个头一般,一米六左右。证据是上世纪70年代,考古人员在合肥对包拯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现,从包拯的遗骸来看,他身高不到一米六五。
包拯是一个大孝子。包拯早年考中进士,授任昌县(今江西永修)知县。由于父母年迈,包拯不忍离开,遂辞官在家中侍奉双亲,受到人们的称赞。随着父母相继去世,守丧期满,在邻居的劝说下,包拯这才赴京听选。在动身出发前夕,包拯赋诗一首,“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
景佑四年(1037年),包拯被授予安徽天长知县,正式走上仕途。正史中关于包拯断案只记载了一个,“牛舌案”,这起案件是包拯在天长县知县任上断的。这起案件的经过是这样的,一位老农来县衙告状,控告有人割掉了他家的牛舌头,请求官府捉拿凶手。
农耕时代,耕牛是重点保护对象,肆意杀害会受到严惩。经过一番走访,包拯认定这是一起仇人恶意报复的案件,决定顺藤摸瓜进而引蛇出洞。包拯告知这位老农:“牛舌被割,这头牛必死。你回去杀掉,将牛肉卖掉,但是不要声张。”
老农照做了,不久老农仇人立即告密,称有人将耕牛杀掉了。包拯一拍惊堂木,猛然怒喝道:“大胆狂徒,为何先割牛舌,又来告人家私宰耕牛?如此可恶,还不从实招来!”凶手就此暴露,只得认罪。
包拯为人正直,不畏皇权,骂人时唾沫星子都溅到皇帝脸上。包拯发挥自己的弹劾能力,六次弹“国丈”,硬生生把宋仁宗宠妃的堂伯父张尧佐给拉下马来。于是,后人对包拯的形象做了加工,认为他铁面无私,而铁是黑色的,于是包拯这位白面小生,就成为了包黑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