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铜雕塑的传承及发展
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民俗文化的基本内容可归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种。物质文化指衣食住行、生产、交易、财产等可以用实物表示其文化内容的部分;非物质文化指歌谣谚语、神话传说、地方戏剧、民间信仰、岁时年节、社交礼仪、家族结构、亲属称谓、婚丧礼俗等不能用实物表示的文化内容。可见,民俗文化囊括了民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惯,中国民俗文化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风民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
风俗的多样性,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我国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也是各不相同的。本文通过深刻剖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并且提出了民俗铜雕塑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以促进国民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全面而理性的认识,进而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促进全世界文化交流的意见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民族的魂灵,是民族力量的源泉。文化的发展对国家和发展和命运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曾在一评论文章中读到这样极富哲理又震撼人心的话语“现在到了一个谈文化的时代,要以文化的执着,文化的担当,文化的自觉,文化的尊重,传承民族文化的精华。”我们现在做好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就是需要培养出像梁思成、林徽因夫妇这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又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专业技能的文化工作人才。
我国几千年的文化灵魂,值得我们炎黄子孙传承下去,而且我国的古典礼仪、传统哲学,都是我们的祖先遗留给这个世界最为珍贵的礼物。